性吧

性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性吧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学生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性吧»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 【暑期实践育人】调研塞罕坝气象站 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暑期实践育人】调研塞罕坝气象站 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郑祎宁 彭梦阳/文 彭梦阳 董雪岩 韩冰/图     来源:赴河北塞罕坝科学调研队    发布日期:2018-08-04     浏览次数:

     

  近日,赴河北塞罕坝科学调研队前往了塞罕坝气象站,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在这里队员们了解了近些年塞罕坝实时气候环境,看到了塞罕坝林业与气候的密切关系,并学习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如今的塞罕坝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下呈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状态,公园10月至笠年3月,气温基本处于0℃下,冰雪资源丰富;3月至6月气温平稳过渡,凉爽宜人,适合森林旅游度假,科普考察;8月至10月气温下降,气温日较差变化大,此时风大草干,为秋季防火紧要时期,随着温度的骤变,植物生长色素发生应激性变化,呈五颜六色植被景观,为拍摄采景最佳时期。

  据气象站工作人员介绍,以往的塞罕坝全年风沙覆盖,自从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建立情况才开始好转。1962年初,塞罕坝总有林面积32.1554万亩,其中人工林不到5%,森林覆被率20.95%;1983年,塞罕坝总有林面积85.9795万亩,人工林占62.74%,森林被覆率59.53%;1991年塞罕坝总有林面积94.4767万亩,森林被覆率67.05%;2000年,塞罕坝总有林面积100万亩,森林被覆率近80%;到如今2018年,塞罕坝已基本完成森林全覆盖。

  塞罕坝林地的变化与气候密切相关。经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对比发现,林中湿度基本上全年大于林外,较空旷地高;年均温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也是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而稳步增长。这些数据总结出来看似简单,其实有着巨大价值。气象站王主任说:“气象站对气象因子的变化高度重视,监测力度大,应用这些观测数据可以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可以有效开发利用能源,有效开展林区产业,注重林业气象观测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可以说塞罕坝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成果斐然的,它既面临着浑善达克杀敌南移、生态脆弱的环境压力,又承受着旅游发展、农事活动的潜在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它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暨保障林场生态安全水平的条件下,允许各方寻求最大社会效益,允许以人造资产取代被消耗的环境资产。

  通过此次塞罕坝气象站之旅,队员们可谓收获良多。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当代人的经济活动使后代人生活更好。也正是因为三代塞罕坝人作为“当代人”不断努力,如今的“后代人”才能拥有 “千里松林塞罕坝”这一自然宝藏。

麻主任为队员们讲述气象因子对林业作业的影响

麻主任给队员们讲述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厂以来气候变化

队员们与气象站领导合影

编辑:0     终审:0
性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