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性吧 “重拾”感恩教育,号召性吧 学生在假期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教育活动,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倡导感恩 健全人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感恩母校和他人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做到感恩 回报父母。寒假期间,性吧 为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我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了此次活动。亲自下厨,为父母做一顿晚餐,他们的厨艺并不完美,但呈现在父母眼中的确实世间最美味的饭菜;放下羞涩,端起一盆水,为父母洗了一次脚,像小时候父母做过的那样,双方角色的转换,折射出的是同学们的成长与蜕变;减少聚会,腾出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一起,陪伴他们看山川美景,听他们诉说内心真实想法,用自己的陪伴为父母带来快乐;放下手机,与父母一起坐下来,聊聊家常,分享在校时的那些乐事、趣事;勇于承担,背起父母干活的工具,与父母一起走进农田,体会劳作的艰辛,减轻父母身上的那份负担......学生纷纷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念之意、感谢之情。
分享感恩 蜕变成长。此次感恩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受益良多。草业151班顾振杰说:“真正到为自己的父母做事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能为父母做的那么少,然而父母却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只是他们从来不说,就被我们忽略了而已”。动科154班索朗普尺同学表示,“生活贫苦的父母始终辛苦劳作,来供自己上学,寒假期间,自己在帮他们劳作的期间,才深切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与不易,父母已佝偻的身躯,是自己今后努力的动力,自己定不会让他们失望”。动科156班张泽希说:“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件小事而已,就可以让家人这么的满足,那一刻才发现,作为即将要承担起这个家的我们,真的该为家里做些什么了。”水产152班程千里说:“为父母洗一次脚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一件事,但是碍于自己所认为的“面子”都没能做到,这次终于鼓起勇气,当自己蹲下身为母亲洗脚的那一瞬间,母亲的感动让我再次感到羞愧,羞愧的是这一刻我做的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