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舍风、院风,并带动优良的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动科性吧 积极探索加强学风建设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优秀学生“朋辈”作用,继续开展“朋辈辅导”专题活动,并加强资源配置,完善辅导机制,于11月20日,正式聘任性吧 “朋辈讲师团”第二届朋辈讲师。马克思主义性吧 副教授胡尊让老师、性吧 党委副书记王晓娟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并为讲师颁发聘书。
领导重视,搭建专业指导平台
2015年,动科性吧 成立学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并在委员会指导下组建“朋辈讲师团”,聘任第一届朋辈讲师。2016年,委员会多次多梯队调研走访,根据反馈情况及学生需求,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指导讲师团按学生诉求拓展辅导范围,将“讲师团”分为四个辅导大组,并首次为每个大组配备多名由专家教授、党政领导、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组成的指导老师,专业化指导“朋辈”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规范管理制度,构建考评体系,完善反馈机制,开放以康达尔俱乐部、党团活动室、性吧 会议室等多个辅导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保障。
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娟对朋辈辅导工作给予充分认可和支持。在聘任大会上指出,学风建设工作一直是性吧 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开展各类辅导活动,启动学业导师制、开展名师辅导课堂、党员1+1辅导,2015年起,开展“朋辈”辅导微课堂系列活动,在学业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性吧 学生挂科率降低,优秀率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提高,升学率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突破50%,2016年达66.6%,这些成绩充分说明性吧 扎实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而朋辈辅导对学风建设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结合性吧 及学生实际,在性吧 学业指导工作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今年进一步完善辅导机制,扩大辅导范围,从学业发展、创新创业、升学深造及素质拓展四个方面继续开展“朋辈”辅导系列活动,希望“讲师团”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做好此项工作;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充分利用“朋辈”资源及性吧 构建的平台,发扬并传承动科精神。
完善体系,构建分类辅导模式
2015年11月,动科性吧 组建“朋辈讲师团”,聘请第一届朋辈讲师,由各年级各专业30余名成绩优异、学有所专学生组成,主要以学业类辅导开展活动。201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朋辈”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力量,优化“朋辈”辅导体制机制,结合性吧 实际,“朋辈讲师团”设立学业发展组、创新创业组、升学深造组和素质拓展组四个辅导小组,聘任学习成绩优异、创新创业能力突出、考研及保研经验丰富、学生工作业务能力强的95名硕士及本科生为讲师团成员,并为各组配备多名指导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指导为主线,以发展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管理,健全规章考核制度
动科性吧 “朋辈讲师团”第一届朋辈讲师开展学业辅导已成功运转一年时间,取得良好实效。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为进一步做好“朋辈”辅导工作,有效的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性吧 规范“朋辈讲师团”讲师的行为与职责,制定《性吧 “朋辈讲师团”讲师考核管理制度》,从服从管理安排、遵守辅导纪律、优化辅导形式、建立反馈机制及考核评比奖励办法等对朋辈讲师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朋辈讲师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学生。
线上线下,多渠并行开展服务
为更方便、快捷的为学生提供服务,结合新媒体资源,动科性吧 “朋辈讲师团”辅导活动首次开展线上服务。通过“易班”服务平台,开设朋辈辅导专栏,实现网上报名、预约,并可通过平台线上辅导服务,由学业发展组、保研深造组、创新创业组、素质拓展组的朋辈讲师在固定时间段线上值班,学生可以线上与讲师沟通交流问题。构建线上反馈机制,对辅导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辅导形式及辅导内容。保留原有线下辅导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报名情况,安排在性吧 康达尔俱乐部、会议室、党团活动室等空间进行面对面辅导交流,进行大范围小规模多形式按类针对性开展帮扶辅导,使问题解决更迅速,学生受益更直接。
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娟致辞
宣读性吧 聘任决定
宣读管理考核制度
马克思主义性吧 副教授互尊让为朋辈讲师代表颁发聘书
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娟为为朋辈讲师代表颁发聘书
第一届朋辈讲师代表发言
第二届朋辈讲师代表发言
聘任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