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对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之灵魂。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呢?我认为以下几种素质必不可少:
1.热爱这个职业
“学榜样、铸师魂、争一流”,是我们今天的演讲主题,当周尧、邱怀、王辉、康振生、李华这些榜样的名字在我耳畔萦绕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向这些优秀的教师学习些什么。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这些教师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以王辉教授为例,促使他投身于小麦育种的绝对不是为了今天的名利,而正是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推动着他不断前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在看一场电影时,当我们在上网、打游戏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努力,更不需要刻苦照样把这些事情做得很好。由此可见,对一项工作的热爱是促使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动力。
2.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很强的责任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是崇高的,责任是巨大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为这个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如果我们自己责任心不强,又何能敢于担当的人才呢?
我的导师吴常信院士,今年已经81岁高龄,至今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本科生的《遗传学》,研究生《比较育种学》部分内容他都亲自讲解。记得有一次,浙江大学副校长去拜访他,不巧他正好在给本科生上课。当他的秘书告诉他时,他的回答是,让他等一下吧,我在上课。老先生对这一举动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只有对教育如此重视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也只有敢于做出这样举动的人才能达到他这个境界吧。
3.教师应该单薄名利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与中、小学教师不同。我们身处的环境更复杂,肩负的任务更为多样。除了教学,我们还要承担科研、推广、技术培训,企业顾问等工作。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的中付出有时不太容易被别人看到的。这一点与做科研不同,科研做的好,你有大paper产出的,能拿到大项目,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你去备一节课,你可能是花上1、2个小时草草了事,也可能是花了1、2天的时间去备课,去完善你的ppt。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你干的就是良心活,同学们对你的认可就是对你最好的嘉奖。
王建刚老师和我在一个办公室。王老师在教学中的付出,令我十分敬佩。记得有一次,王老师在给一个考研的同学整整补习了一下午之后,我问王老师。我说,王老师,你给学生上一节课学校还给你发100块钱的课时费了,你经常给学生补习还不如开个辅导班挣钱了。王老师笑着说:“哎,你不能这样想,娃哪有钱了,娃爱学,就得好好给他讲”。王老师的回答多么朴实而透彻。是啊,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功利,又岂能容得下对教育那份爱。
4.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是我们学校的目标,而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也必然是掌握最新知识,能力出众的高精尖人才。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学校给我们的待遇足以让我们过上优越的生活。如果我们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又怎么可能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误人子弟又有何师德可言呢?
当我看到每天晚上11点依然在办公室挑灯夜读的昝教授,身兼院长之职,却依然在研读文献、做实验的张院长,以及办公室就是自习室,随时随地和研究生讨论问题的王高学、孙超教授时,我被这些老师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教授尚且如此敬业,我们有何理由不努力呢!
老师们,同学们!
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一个人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折射出来的。让我们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灵的宁静,沿着教书育人的主航道奋勇前进吧!
注:作者为我校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