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潘怀荣博士来院交流访问,并面向全院师生做了题为《Decoding the molecular dialogue: how plants collaborate with bacteria to obtain nitrogen nutri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姚军虎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潘怀荣博士结合博士以及博士后期间对豆科植物固氮共生机制的研究工作,对SYP132C、SYP132A蛋白如何调控蒺藜苜蓿根瘤发育,DOMI2受体、DEF1基因在根瘤固氮过程中的定位及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报告会后,潘怀荣博士与草业系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分享了对根瘤固氮改造到禾本科植物的可能性以及根瘤固氮和丛枝菌根固氮协同作用的研究工作。随后参观了草业科学系实验室以及温室大棚和试验地。
潘怀荣,博士,1983年生。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中国科性吧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专业为遗传学;2013年至今,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博士后,研究方向是豆科植物固氮共生的机制。在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Plants和The Plant Journal等顶级杂志上。
潘怀荣博士做报告
姚军虎院长主持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