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吧

性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性吧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性吧» 性吧 动态» 谈鸡色变既不科学,也无必要

谈鸡色变既不科学,也无必要

我校专家与地方协会、企业通力协作,鼎力破解H7N9对家禽产业造成的负面冲击

作者:李方龙        发布日期:2017-05-22     浏览次数:

     

  4月下旬至5月初,媒体先后报道了陕西咸阳、宝鸡和西安市4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事件。随之,地方政府由卫计部门牵头,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该事件是陕西首次报道,加之公众普遍对H7N9病毒缺乏科学地认识,因此部分病例发生区域以应对SARS病毒的做法来进行H7N9防控,并直接将源头焦聚于家禽产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H7N9的传染途径、机制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冒然关闭活禽市场、家禽的鲜品和冻品市场,或者过激地对学校、饭店、超市等强行施压停止采购禽类产品,制造消费恐慌。由此产生的负效应导致家禽产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件发生后,我校家禽专家高玉鹏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闵育娜副教授、王哲鹏副教授,以及由我校依托建设的陕西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先后到咸阳、宝鸡、西安、渭南、铜川等20多个家禽龙头企业,深入调研和现场技术指导,在积极配合政府落实H7N9防控措施的同时,鼎力帮助养禽企业技术与经营自救,在企业面临危机时如何求生存、保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帮扶工作。

  近日,专家团队积极与陕西省畜牧业协会合作,邀请陕西石羊集团、华茂公司、大匠集团、罗曼实业、大成禽业、向阳种业、巨隆禽业等12家国家级、省级家禽养殖龙头企业代表,以及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代表等,在陕西气象宾馆召开专题应急磋商会。会上,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高玉鹏教授、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高巨星、省畜牧业协会会长郭庆宏研究员,分别就H7N9疫情以及防控的技术、法规、政策,以及陕西省行业管理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解读通报。同时,与会企业通报了近期面临的艰难经营困境,并如实反映了本次疫情发生后部分地区和基层管理层面管理上暴露出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会议本着实际、实效、透明的原则,经与会专家、协会、企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各方达成了基本共识,一是以陕西省畜牧业协会和专家名义成文,上书省级政府管理部门,表达行业诉求,提出政府在应对H7N9事件后应采取的实操性强的行业特别支持计划与具体措施;二是由协会组织,让行业专家以问答形式清清白白地告诉公众如何科学防控H7N9流感病毒。

  对于如何科学应对H7N9病毒感染问题,高玉鹏教授认为,从科学角度讲,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不能称之“人感染H7N9禽流感”,因为这种病毒是人源与禽源(包括家禽和野禽两种病毒基因)病毒基因的重组、变异而产生的,又不同于常规禽流感病毒的新型病毒组合,其感染途径、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均不明确,但比较清楚的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该病毒是直接由家禽传染给人,也不会在人际间传染;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群特定(病弱老人)、季节特定(流行年份快则一个月)、高度散发性、感染率极低等特征,这与SARS病毒高度接触式的集中高感染率有本质的区别;目前,陕西境内的家禽养殖企业都进行了H7N9病毒的检测,尚未发现病原阳性感染个体,即便是国内有些地方家禽养殖场检测出阳性病原个体,比例也相当低,且必须按农业部无害化扑杀处理,因此,整体看,家禽产业是健康的,市场上食用正规渠道采购的鸡肉、鸡蛋是安全的,而且全国所有感染H7N9病毒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吃了鸡肉、鸡蛋引起感染的,谈鸡色变既不科学,也的确没有必要。

  下一步,我校专家将围绕今年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攻坚战,结合科学防控H7N9流感病毒,为保障家禽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高玉鹏教授解读如何科学应对H7N9病毒感染问题

省畜牧兽医局高巨星副局长通报H7N9有关情况

家禽企业、重点市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家禽体系专家交流发言

座谈会现场

一线调研现场

编辑:0     终审:0
性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