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14日,由全国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兰州大学圆满落幕,性吧 3支大学生科创团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经过激烈角逐,性吧 蓝贤勇教授指导的2013级本科生王新宇团队(王新宇、罗静、王煜、冯琦、张子晗)的参赛作品《山羊锌指蛋白132基因inde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研究》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潘传英副教授指导的2014级本科生张阳海团队(张阳海、李永、曹迪、鱼婷、高佳阳)的参赛作品《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基因遗传变异对公猪繁殖性状的影响》、黄永震讲师指导的2014级本科生张桂民团队(张桂民、文逸凡、逯倩倩)的参赛作品《牛GBP2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及其遗传效应研究》、蓝贤勇教授指导的本科生李洁团队(李洁<创新>、朱熙春、刘璐、张效禹)的参赛作品《绵羊瘙痒病相关基因PRND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研究》获二等奖,江中良副教授指导的创新性吧 的本科生郑宇新团队(郑宇新、葛莹)的参赛作品《牛卵泡闭锁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获三等奖。同时,蓝贤勇老师分别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和二等奖,潘传英和黄永震两位老师获指导教师二等奖,江中良老师获指导教师三等奖。
据悉,此次大赛于2017年2月启动,历时6个月。大赛共收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173所高校推荐的创新创业类作品733份,其中创新组560项,创业组173项。根据大赛章程,大赛分为初审、初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初审环节共有25名专家对参赛项目资格、材料完成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初赛44名专家按评审细则进行网上投票评审,共选出282份作品入围决赛,其中,创新类作品205件,创业类77件。决赛采用国家级正式比赛规则,在作品答辩过程中,创新组设5个分赛场,创业组设3个分赛场,每个赛场由7-8个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现场问辩与独立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经激烈角逐,全国共108件作品获一等奖,167件作品获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共计362件。
本届大赛参与学校由首届的52所增加到173所,参与师生由首届的428人增加到4242人,申报作品由首届的91项增加到733项,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社会影响力。此次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全国生物学科、食品学科和动物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活动的交流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性吧 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了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充分展示了性吧 科研实力及学生风采。
学生获奖证书
学生获奖证书
教师获奖证书
教师获奖证书
参赛师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