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送孩子报到时与西农热情温暖的老师们初识,今年夏天令人惊喜的暑期家访给予了我们再次见面的机会。这一年孩子成长飞速,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恩感谢。”动科性吧 2016级黄殷琦同学的父亲由衷地说。为进一步做好家校联系,将对学生的关怀落细、落小、落实到“家”。今年暑假,性吧 积极筹划,悉心组织,由性吧 党委书记赵延安、党委副书记王晓娟带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的两支家访小组奔赴陕西、云南、贵州,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开展家访活动。
搭台子,面对面强化家校合力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对于个人发展有着伴随一生的影响力。教育家蔡元培指出:“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动科性吧 一直以来致力于构建家校合力平台,畅通家校联系。为每一个年级构建“家--校联系家长俱乐部”,由副书记、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作为俱乐部的管理员与联络员,解答家长疑惑,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制作家校联系卡,为新生邮寄“家校”大礼包,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方式做好家校联系。
家访是一次珍贵的整合家校资源,强化家校合力的机会。本次家访为每位学生家长准备了详尽的学生材料。班主任评语、辅导员知心话、学生成绩单以及学校性吧 的相关介绍,细致入微,周到全面。家访同时也是一次检验家校联系成果,着力查缺补漏的机会。2015级学生李林翰母亲激动地说:“家长俱乐部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家长们经常在群里一同讨论教育方法。还经常能看到孩子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千里之外的我们虽然思念孩子,但是非常放心。”16级水产养殖系晏显芳同学的妈妈说到:“家住在山里取快递也不太方便。性吧 之前邮寄的材料有一些收不到,这次老师们亲自带来的材料让我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更多了解。谢谢老师们!”
赵延安书记带队家访
结对子,一对一落实各类帮扶
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性吧 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动科146班黄宝凤同学的家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沙河镇毛垭村,艰难走过蜿蜒崎岖的山路,家访小组终于到达了位于山上的房屋,房屋前是将手机挂在树上等待消息的宝凤父亲。一进门,老师们便被由整个奖状贴满的墙壁吸引,每一张奖状都述说着拼搏的汗水与凌云的志气。该生学习优异,表现突出,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家访小组将慰问品送到学生家里,并为家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奖助贷补减”各类资助政策,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学校性吧 会尽全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美好未来。
王晓娟副书记带队家访
指路子,手拉手通往美好未来
面向学业困难群体,性吧 老师在家访前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仔细研究成因与症结,为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出好点子,指明路子。同时面向贵州、云南的少数民族同学,性吧 老师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学生习惯与民族风俗,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心连心融入学生家访,手拉手通往美好未来。在草业162班周闻博同学是一位来自贵州的土家族同学,针对该生的学习成绩与性格特点,家访小组为他量身定做了学业生涯指导规划,为他建议今后的若干条发展道路。闻博妈妈欣慰地说:“当家长的一直都操心孩子,但是找不到方向,我们也晕晕的。今天跟老师们的交流让我们茅塞顿开,指明了路子,我们和孩子会更有信心,有干劲儿!”
家访小组与学生家长深入沟通